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
新闻中心

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

浏览次数:2060 发布时间:2017-05-27 17:22:23

1、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

粽子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或者介子推而发明出来的。据记载,早在春秋时期,用菰叶(茭白叶)包黍米成牛角状,称“角黍”;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,称“筒粽”。东汉末年,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,因水中含碱,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,煮熟,成为广东碱水粽。最初粽子是用作祭祖及神灵,到晋代,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。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,也有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。不管原因是什么,粽子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,千百年来,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盛行不衰,而且流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诸国。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“大唐粽子”。一直到今天,每年农历五月初,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叶、包粽子,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。从馅料看,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;南方则有豆沙、鲜肉、火腿、蛋黄等多种馅料,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。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

2、端午节的来源是什么

据《史记》“屈原贾生列传”记载,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。他倡导举贤授能,富国强兵,力主联齐抗秦,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,屈原遭馋去职,被赶出都城,流放到沅、湘流域。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楚国京都。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,心如刀割,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,于阴历5月5日,在写下了绝笔作《怀沙》之后,抱石投汨罗江身死,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。传说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。渔夫们划起船只,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。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、鸡蛋等食物,“扑通、扑通”地丢进江里,说是让鱼龙虾吃饱了,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,人们见后纷纷仿效。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,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,以免伤害屈大夫。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,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,外缠彩丝,发展成粽子。

3、端午节的其他习俗有哪些

3.1、赛龙舟

赛龙舟,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。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,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。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。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。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。竞渡之习,盛行于吴、越、楚。其实,“龙舟竞渡”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。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,做竞渡游戏,以娱神与乐人,是祭仪中半宗教性、半娱乐性的节目。后来,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,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。

3.2、佩香囊

端午节小孩佩香囊,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,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。香囊内有朱砂、雄黄、香药,外包以丝布,清香四溢,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,作各种不同形状,结成一串,形形色色,玲珑可爱。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

粽子的做法有哪些

1、红豆蜜枣粽子怎么做

准备食材,红豆,糯米提前一夜泡水,蜜枣只需提前1个小时泡水就可以。,泡好水的糯米洗净备用,粽叶用开水焯水三分钟,在用冷水洗净备用,粽绳提前泡软,洗净备用,取两片叶子,打成一个漏斗状,先放糯米,在放蜜枣,然后放红豆,在用糯米盖住,把叶子往前盖下来,再把多余的叶子,往内收(人的方向),绑上粽绳,把多余长出来的叶子,剪掉,高压锅中,注入适量清水,把包好的粽放下去,大火煮开上气后,小火一个小时,关火不要急着开盖,闷半个小时,蒸好的粽子。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

2、广东粽子怎么做

将糯米、花生、绿豆、全部捞在一起加入味料,猪肉切成方块用南乳、生抽、盐、五香粉、酒腌制2小时,还有瑶柱每个放一个,粽叶水草用冷水泡半天洗干净待用,2件叶对接成一个角,1放米2放肉、瑶柱3在放米包好、绑紧水草,粽子包好了,一个一个均匀放在煲子里,加入开水,开水一定要漫过粽子面。,用明火煲4小时就可以了。

粽子的主要品种有哪些

1、北方的粽子,多是简单白米,或者杂以赤豆、枣子,蘸白糖食用。

2、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,做法也复杂,尤其是馅,变化多样。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,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,多预先用酱油浸渍,与肉馅相蒸,香味扑鼻。

3、国内的粽子,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。嘉兴粽子早在清代,就享有盛誉。食书记载嘉兴粽子的种类和做法:

4、“竹叶粽”:“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,尖有如生切菱角。”

5、“艾香粽”:“糯米淘净,夹枣、栗、绿豆,以艾叶浸米裹,入锅煮。”

6、“甜茶粽”:“取真武山优质甜茶取汁用来制作粽子,其粽子色泽金黄油亮,入口润滑细嫩,柔软粘稠,齿颊留香,回味甘甜,去腻消食,营养丰富”。


分公司网站| 招商合作| 客服中心| 人才招聘